IEEE 802.15.4-2006 中文版
Introduction
贡献代码
1 概述
2 参考标准
3 术语定义
4 缩略语
5 通用描述
5.1 简介
5.2 IEEE 802.15.4 WPAN 的组成
5.3 网络拓扑
5.3.1 星型网络
5.3.2 对等网络
5.4 架构
5.4.1 物理层 PHY
5.4.2 MAC 子层
5.5 功能概述
5.5.1 超帧结构
5.5.2 数据传输模型
5.5.3 帧结构
5.5.4 提高成功传输的概率
5.5.5 电源消耗
5.5.6 安全
5.6 原语的概念
6 物理层规范
6.1 通用需求和定义
6.2 物理层范围规范
6.3 PPDU 格式
6.4 PHY 常量 和 PIB 属性
6.5 2450 MHz 规范
6.6 868/916 MHz BPSK 规范
6.7 868/915 MHz ASK 规范
6.8 868/915 MHz O-QPSK 规范
6.9 通用无线规范
7 MAC 子层规范
7.1 MAC 子层服务规范
7.1.1 MAC 数据服务
7.1.2 MAC 管理服务
7.1.3 关联原语
7.1.4 解关联原语
7.1.5 信标帧通知原语
7.1.6 读取 PIB 属性原语
7.1.7 GTS 管理原语
7.1.8 孤立通知原语
7.1.9 MAC 子层服务原语
7.1.10 接收器时间使能原语
7.1.11 信道扫描原语
7.1.12 通信状态原语
7.1.13 写 PIB 属性原语
7.1.14 更新超帧结构原语
7.1.15 与协调器同步原语
7.1.16 从协调器请求数据原语
7.1.17 MAC 枚举描述
7.2 MAC 帧格式
7.2.1 通用 MAC 帧格式
7.2.2 私有帧格式
7.2.3 帧兼容性
7.3 MAC 命令帧
7.3.1 关联请求命令
7.3.2 关联响应命令
7.3.3 解关联通知命令
7.3.4 数据请求命令
7.3.5 PAN ID 冲突通知命令
7.3.6 孤立通知命令
7.3.7 信标请求命令
7.3.8 协调器重组命令
7.3.9 GTS 请求命令
7.4 MAC 常量和 PIB 属性
7.4.1 MAC 常量
7.4.2 MAC PIB 属性
7.5 MAC 功能描述
7.5.1 信道访问
7.5.1.1 超帧结构
7.5.1.2 超帧收发时序
7.5.1.3 帧间间隔(IFS)
7.5.1.4 CSMA/CA 算法
7.5.2 启动、维护 PAN
7.5.2.1 扫描信道
7.5.2.1.1 ED 信道扫描
7.5.2.1.2 主动信道扫描
7.5.2.1.3 被动信道扫描
7.5.2.1.4 孤立信道扫描
7.5.2.2 PAN 标识符冲突检测
7.5.2.3 启动网络和重新组网
7.5.2.4 产生信标
7.2.5.5 发现设备
7.5.3 关联和解关联
7.5.4 同步
7.5.5 事务处理
7.5.6 传输、接收和确认
7.5.7 GTS 分配和管理
7.5.8 帧安全
7.6 安全规范
7.6.1 PIB 安全材料
7.6.2 附加安全头
7.6.3 安全操作
7.7 消息队列图表
附录 A
附录 B
附录 C
附录 D
附录 E
附录 F
附录 G
Powered by
GitBook
6.1 通用需求和定义
6.1 通用需求和定义
results matching "
"
No results matching "
"